附件1
中州大学
课程标准制定审批表
学 院
教 研 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负 责 人
申请时间
二O 年 月 日
学院
|
|
负责人
|
|
课程名称
|
|
E-mail
|
|
电话、手机
|
|
标准
内容
及拟
达到
目标
|
|
制
定
组
成
员
|
姓名
|
职称
|
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研室
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专业建
设指导
委员会
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
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处
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教学工
作委员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范例 《工厂电气控制设置》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2008
课程名称: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120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悉常用控制电气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正确选用。
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3.初步具有对不太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
4.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能力。
5.电气控制线板安装的工艺要求。
由于《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工厂供电》、《电气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路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专情境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元器件及其使用和它的选择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要求学生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电气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典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效、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电气技术和电拖控制结合起来,提高实现控制设备电气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一开始就注意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电磁式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电流较大的主电路中常用的刀开关、组合开关、低压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组合按钮等电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作用、应用场合、主要技术参数、典型产品、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掌握电流较大的主电路中常用的刀开关、组合开关、低压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组合按钮等电器的选择、征订、应用和维护方法。
4.了解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的控制原理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元器件组成。
5.掌握电器图纸的类型、国家标准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6.掌握组成电器线路的一般规律。
7.了解电器自锁、失压欠压保护环节。
8.掌握电器控制线路板制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正确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方法。
2.能正确辨识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低压电器,会按照电气元件说明书查找型号,技术指标,接线方式。
3.能按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正确绘制电气元件布置图和电气元件接线图。
4.能够按照电气原理图检查所需电器元器件的数量、型号、质量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5.能够按照工艺要求在控制板上进行电器元器件的安装。
6.能够按照电气线路安装规范进行板前布线。
7.接完线路后能够根据电气控制线路图进行自检,排除故障。
8.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进行通电试车。
9.会使用数字式用表等常用仪器、仪表对所连接的电路进行检查和故障判断。
(三)素质目标
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要求
通过实际制作过程完成教学内容,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20,项目内容组织与学时分配如下所示:
学习情境1: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行的控制线路板制作(约2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点:
(1)电磁式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
(2)主电路中常用的刀开关、组合开关、低压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组合按钮等电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作用、应用场合、主要技术参数
(3)典型产品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点动、连续运行的控制原理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元器件组成
(5)电器图纸的类型、国家标准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6)组成电器线路的一般规律
(7)电器自锁、失压欠压保护环节
技能点:
(1)电器控制线路板制作方法
(2)典型产品的选择、征订、应用和维护方法
(3)了解电气配线工艺标准、要求
(4)熟练使用电工工具、熟练使用万用表
(5)会测量绝缘电阻
(6)会按照电气原理接线图进行线路自检,查找故障点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号
|
学习情境内容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备注
|
1
|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行的控制线路板制作
|
26
|
10
|
14
|
|
2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控制线路板制作
|
18
|
2
|
16
|
|
3
|
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的控制线路板制作
|
26
|
6
|
20
|
|
4
|
C620型车床型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
|
24
|
6
|
18
|
|
5
|
M7130型磨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分析与常见电气故障诊断
|
4
|
4
|
|
|
6
|
X62W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与常见电气故障诊断
|
4
|
4
|
|
|
7
|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制作与常见电气故障诊断
|
4
|
4
|
|
|
8
|
桥式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分析
|
14
|
14
|
|
|
|
合计
|
120
|
52
|
68
|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音,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5.加强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指导,教师要手把手的教,多作示范。
6.教学中注重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7.在规范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所完成电路工艺及整体美观方面的引导。
8.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学院条件,可设计相应难度的主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施工进度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意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一)对学生的评价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考查课 考核方式:平时占70%;实际操作制作产品占20%;理论考核占10
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70%
2.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20%
3.理论考核10%
以上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四、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编写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教程依据本课程标准,紧密配合“工学结合”的思路,以生产企业的实际操作项目“电气控制线路板的制作”为主线,依据真实的电气控制电路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编写。本教材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专业高级工程师把关,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工程技术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实际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为示范,将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工程技术贯穿于全教材。使本教材突出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内容精典,达到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目的。
2.建议教材
李军 校本教材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教学组 2008
3.主要参考书
张晓娟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许 谬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张运波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五、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为相关专业学生考高级电气设备安装工资格证书。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电气控制线路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信息技术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岗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4)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5)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3.工学结合
(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合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路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工作规范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3)进入实训场地,认真组织各种安全活动,构筑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4)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
(5)在实训中,学生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电源,使用仪器、设备等。
(6)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
七、说明
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环境: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室
3.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工实训;电机及电力拖动等。
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